1938年春,日軍侵占了我國膠東地區,昆崳山深處的天道村被日軍選為中心據點區,日軍派少佐渡邊太郎率領一支日軍前去天道村清除障礙,一個世代以打獵為生的村莊,面對日軍的突然入侵,浴血反擊,上演一場血與火的青春史詩。
抗日戰爭時期的1941年秋,為了阻止日軍對晉察冀邊區進行大掃蕩,八路軍某部班長馬寶玉(李長華)和戰士葛振林(高保成)、宋學義(李力)、胡福才(霍德集)、胡德林(張懷志)五人接受任務登上狼牙山棋盤陀主峰。 日軍以三千兵力猛攻狼牙山,五位戰士不畏勢單力薄,憑借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與擁有飛機、大炮的日軍展開頑強的戰斗:日軍連續發起三次猛烈的沖鋒,均被他們擊退,勝利地完成了牽制日軍的任務。彈盡糧絕之時,五位戰士也沒放棄與日軍進行搏殺,戰斗到最后一刻。
二戰期間,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影響的海生(李乾銘飾),作為日本特別縱隊的一員赴中國大陸參戰。期間海生目睹了日軍殘殺中國平民的暴虐行徑,想要逃回家鄉。這時,海生遇到寧毓等四個女孩,迫于無奈答應送寧毓她們去已經被日軍占領的南京城。一路上海生保護著寧毓他們,還要躲避特別縱隊隊長山本一郎的追殺,四個女孩中的三人相繼死去,最終有日本血統的櫻子也看清了日本軍人的真實面目。海生奮力掩護櫻子逃出重圍……
抗日戰爭時期,在山東南部棗莊礦區,以劉洪、王強為首的一批煤礦工人和鐵路工人,因不堪日寇的欺壓和蹂躪,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秘密建立起一支短小精悍的游擊隊。這支游擊隊經歷了飛車搞機槍、血染洋行、智打票車、夜襲臨城、打岡村、搞情報、奪布車、上濟南、下徐州等多次戰斗,活躍在日軍侵華戰爭的主要鐵路命脈——津浦線的山東沿線,被百姓稱為“飛虎隊”。魯漢、林忠等鐵道游擊隊員,在戰斗中逐漸成長,并為國捐軀;劉洪和芳林嫂也在戰斗中產生愛情。日本侵略軍為消滅心腹之患,在鐵道線附近進行殘酷掃蕩和絞殺,利用種種陰謀,使鐵道游擊隊面臨險境。1945年抗戰勝利,鐵道游擊隊在人民的支持下,周旋于鐵道和微山湖之間,抓住了逃跑的小林和他的殘兵敗將,并逐步壯大起來。
講述了村民趙小天的愛國覺醒的故事。在日本鬼子燒殺搶掠的高壓之下,本想茍且偷生的他,陰錯陽差卷入與日軍的斗爭之中。趙小天本為一個野性頑皮、有著自己小心思的鄉村青年,細膩、溫情、軟弱,缺少英雄氣質。他加入抗日隊伍的最初目的只是想為親人報仇,早日娶上心愛的姑娘。在新四軍游擊隊隊長江大江的幫助下,趙小天漸漸成長,明白了民族大義,堅定了革命信念,逐漸成長為一名堅強的革命戰士。他和戰友們利用自制地雷戰術,多次打擊前來掃蕩的日本鬼子,并最終把盤踞在趙家集附近的日軍全部消滅,成為遠近聞名的抗日英雄。
這是一部在生存與毀滅間行走的戰爭電影。在戰爭廢墟的慷慨悲歌中,年輕的紅軍戰士洪啟辰接到軍令,必須在48小時內炸毀敵人的彈藥庫。這是一條赴死的軍令,他開始在危機四伏的群山里集結戰友,帶領傷殘的同澤和敵人殊死搏斗。同時洪啟辰還經歷著戰友們對于為何赴死的拷問,和大家相繼死去的困境。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任務似乎越來越不可能完成。有人因為信仰而選擇堅持,有人忠于使命而毅然犧牲。影片用中國詩性電影美學講述了中國1935年一次富有革命忠誠的軍事行動,將殘酷幻化于詩意,共同參與一次具有使命感的向死而生。
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末期(1944年冬),當時一隊九人日軍小分隊奉命進山尋找藏有以前存放細菌武器的山洞。而在同時,山里的唯一一戶人家也在給自己死去多年的爺爺過生日而殺豬慶祝,家里的老太太拿著死去老伴的二胡正在感慨萬千。就在這個時候九人小分隊沖進院落并最終獸性大發將一家人除逃走的三個兒子外全部殺死。離開后日軍小分隊終于在后山里找到了山洞,可是他們突然發現自己無法下山回去復命了,因為純樸的中國老百姓已經被日本鬼子的獸性激怒了。兄弟仨人要報仇!于是展開了一場三個農民兒子與九個武裝到牙齒的日軍的戰斗。三個原本純樸的老百姓利用手中的大刀、斧頭、繩子、鍘刀、鐵叉等農具對鬼子的三八大蓋和刺刀,整整竟將鬼子困了將近兩年時間。他們利用熟悉的山勢和地形將日軍困在山洞里不敢下來直至一個個耗死。而這兩年間老大戰死了,老三戰死了,只剩下最膽小的二喜,鬼子這邊也只剩下了殘酷至極的鬼子隊長。\n此刻電影也進入高潮。此時的戰斗成為了兩個人的戰斗。每天的騷擾,每夜的石塊襲擊,每晚的叫罵成為戰斗的主題。在這個戰斗中已經沒有了農民和士兵,有的只是“我要殺你”。冬去春來,秋去冬來。兩個人之間的戰斗每天都在上演,兩個人每天睜開眼的唯一目的就是去殺死對方。二喜要對方殺人償命,鬼子隊長要下山完成任務。就在僵持中時間已經過去兩年之久,兩個人之間的比拼卻還在繼續。直到我們的解放軍來到這個已經看上去荒蕪了許久的山村,才發現在這里竟然還存有這樣一場特殊的戰斗。最終鬼子隊長在絕望中自殺,二喜在“我終于報仇了”的吶喊中喜極而泣。
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平原地區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與日寇、漢奸殊死搏殺。年輕的八路軍干部馬英奉命回到家鄉肖家鎮,發動群眾,組織抗日隊伍。漢奸楊百順、劉中正和日軍大隊長中村密謀挑起百姓自相殘殺,一場血腥屠殺即將爆發……
講述抗日戰爭中的熱血故事。
1942年,日軍侵華的戰火燒到了冀中平原。俯首稱臣只有死路一條,奮起反抗才是最終的出路,冀中的人民都動員起來共抗日軍了,高家莊更是調集了大量民兵。為了對抗日軍的飛機大炮,當地人民利用地貌開鑿出了一條條錯綜復雜的地道。\n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這些巧妙的地道,率領民兵與日軍展開迂回作戰。雖然曾因隊伍里的敗類湯丙會的出賣而吃了不少苦頭,但是智勇雙全的高傳寶最終率領隊伍利用地道圍剿了日軍,清理了湯丙會,并活抓了日軍領隊山田。地道戰的勝利奏響了冀中反日的最強音。
1949年初,蔣家王朝未路途窮,黃浦江上停泊的“鼓浪”號軍艦也和時局一樣,不知何去何從。敵艦長(劉瓊 飾)見大勢己去,命令開船逃走,艦上一些有正義感的水兵非常憤懣。水兵陳春官(趙丹 飾)向大伙說起解放軍官兵團結友愛的故事,勾起大家擺脫眼前困境的向往,船到臺灣后,所見所聞更是令人痛恨,美國鬼子肆意欺侮中國人,有一天在夜總會,春官和竇二鵬(崔嵬 飾)親眼目睹美國佬調戲侍女溫夢媛(王丹鳳 飾)。憤怒的春官和二鵬上前將美國兵擊倒,溫夢媛也因此失去工作。出路在哪里?經過陳春官等人的秘密串聯,大伙決定棄暗投明,駕艦起義。一石激起千層浪,艦上的反動軍官豈能袖手旁觀,立刻組織人員鎮壓,他不知大部分水手都已集結在陳春官麾下......
在偉大的抗日戰爭年代里,凡是我們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都建立了抗日兒童團。它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生產,同時也擔負著“宣傳抗日”“偵察敵情捉漢奸”“站崗放哨送書信”等任務。它的成立不僅給孩子的生活帶去了樂趣和希望,同時也壯大了抗日隊伍的力量,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革命接班人。
電影《杜鵑花飛》取材于鄂豫皖大別山真實的革命斗爭歷史。故事講述了1934至1937年紅軍主力北上,留守金剛臺的紅軍婦女冒死救治傷員的感人故事。
1949年,我人民解放軍響應毛主席“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號召,礪兵秣馬,準備橫渡長江。大軍渡江之前,特派李連長(孫道臨飾)帶領一個偵察班先行渡江了解敵人的江防情況。接受命令后,他帶領吳老貴(齊衡飾)、周長喜(康泰飾)、楊威(中叔皇飾)、小馬(孫永平飾)等迅速過江,并及時和游擊隊劉四姐(李玲君飾)取得了聯系。他們混入江邊修工事的老百姓中,略施小計搞到一份江防工事圖,并及時匯報給上級。不久,他們得知敵人新增一個榴彈炮團,于是他們假扮敵人工兵混入敵炮陣地,出色完成了偵察任務,在返回的路上,周長喜為掩護同志而壯烈犧牲。軍事機密的再三泄露,令敵軍長(崔超明飾)火冒三丈,他下令炮擊我游擊隊根據地,正和上級通話的步話機被敵炮火擊中,怎么辦,吳老貴和小馬臨危受命......
戰國時期,七雄爭霸。齊將田忌(姜武飾)之女田夕(景甜飾)率兵與魏軍交戰,原以為勝券在握,不料卻被半路殺出的孫臏(孫紅雷飾)用匪夷所思的計謀打敗,手下傷亡慘重。田夕滿懷悲憤力擒孫臏,原本想殺了他為齊國將士報仇,誰知求賢若渴的齊王(中井貴一飾)卻下令赦免闖下大禍的孫臏。河洛大會上,孫臏親自上陣幫齊國賽馬,奇才初露之時,偶遇昔日的同門師兄龐涓(吳鎮宇飾)。已經成為魏國大將軍的龐涓以三座城池為代價,將孫臏交換到魏國。孫臏對師兄一片赤誠,原以為可以從此團聚相守,誰知他身懷的絕世兵法卻埋下禍根。龐涓、龐妃(金喜善飾)、魏王為其針鋒相對、劍拔弩張,幾大諸侯國也是虎視眈眈。懸疑重重的權勢角力之中,一場曠古未有的殘酷戰爭一觸即發。而在這一切的背后,一個更可怕的驚天奇謀剛剛露出冰山一角……
故事發生在紅軍長征離開后的江西蘇區。少年潘冬子(祝新運 飾)的父親響應號召,參加紅軍抗擊敵軍去了,只剩下母親與東子相依為命。母親也是抗敵的積極分子,從小耳濡目染的冬子雖然只有11歲,也立下了決心長大參加紅軍對抗日軍。 一天,反動地主胡汗三前來捉拿東子的母親,眼看形勢危急,冬子媽決定留下來掩護其他群眾撤退。在連扔兩枚手榴彈砸死多名敵人后,冬子媽亦英勇就義。目睹了媽媽被敵人殺害的慘況,冬子決心用自己的力量為母親報仇。 冬子開始用自己的機智與勇敢與敵人周旋,暗中幫當地的游擊隊送鹽送信。通與敵人的斗爭,冬子漸漸成長,替母親報仇的時刻也終于來到。
九一八事變后,東北軍軍官周原帶軍抗日,發現日軍屠村。周原在死人堆里救下獵人之女宋雪蘭。10年時間,周原將宋雪蘭訓練成一個優秀的狙擊手。宋雪蘭憑借優秀的槍法,暗殺鬼子和漢奸,遭到日軍的殘酷圍捕,周原被日軍殘殺。地下黨康弘毅暗中幫助,使得宋雪蘭逃過險境,在康弘毅的指導下,宋雪蘭協助游擊隊對日軍基地展開了襲擊,報了屠村之仇,宋雪蘭也加入了游擊隊,投身到抗日戰爭中去。
該片講述日本太平洋戰場失利,急需在中國大陸打通一條交通線到南洋,與日本海軍連接起來。阜陽地理位置重要,想要打通這條交通線,必須拿下阜陽。阜陽地區匯聚的各方勢力,為抗日軍侵略而拋頭顱灑熱血,最終突破層層封鎖,打了一場痛殲日寇的漂亮保衛戰。